杨灿明校长致辞:谆谆教诲为毕业生献“礼”

发布者:卓张鹏发布时间:2022-06-17浏览次数:844

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一风荷举,声声起离歌。当《下一站,茶山刘》的歌声再次回荡南湖之畔,我们又到了最恋恋不舍的时节。今天我们相聚在艺体中心,共同见证新一届中南大学子从这里扬帆启航,奔赴浩瀚的星辰大海。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教职员工、校友、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感谢!

一场疫情打乱了校园生活的节奏,让原本的课堂学习、组会交流,时常只能“云端”相见;让原本的三五好友、诗酒年华,时常只能相约去“核酸”。但是疫情同样见证着青春的蓬勃向上、风雨中的绚丽绽放。作为校长,我很高兴能与你们一道在英雄的城市、红色的大学同心同情、共克时艰,我更高兴看到青春浪花在时代洪流中奋勇向前、奔腾不息,共同抒写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同学们!你们成长的每一步亲历着国家不断富强、民族走向复兴、人民更加幸福。我们共同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亲历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铸牢思想根基。

同学们!你们成才的每一步伴随着学校脚踏实地促改革、励精图治谋发展的新征程。我们共同庆祝学校70周年校庆,一起见证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顺利完成“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成立湖北首家“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立项和智库平台建设成绩屡居全国高校前列,中国经济学和法学教材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多个团队和个人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表彰,正阔步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同学们!你们成功的每一步记录着自己辛勤的付出和无悔的青春。在校期间,大家合力斩获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全球第十二名、中国赛区第一名,在各类创新创业、文体比赛中屡获佳绩。江剑、古丽迪娜·亚鲁坤等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大家共同在中南大这个大家庭、大熔炉中挥洒汗水、增长才干,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中追逐青春梦想、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你们正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见证历史、参与历史、创造历史,伟大梦想终将在你们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年年初,我国克服种种困难挑战,又一次成功举办了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双奥之城”,共享奥林匹克荣光。时隔14年的冬奥会以大道至简彰显了自信开放的“中国式浪漫”,从中美冰壶队赛后互换礼物的“礼尚往来”,到运动员礼包里小朋友们手绘画作的“礼轻情意重”,积淀着中国五千多年“礼义之邦”的深厚底蕴,展示了中国人尊礼重礼的“礼仪之道”。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送“礼”了!把这个“礼”字送给即将远行的你们,希望你们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探究“礼”的价值属性和文化内涵,了解蕴藏其中的道德观、社会观、天下观,使其真正成为内心认同的修身准则、行为规范和精神追求。

第一,以礼正己,修炼“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心性品德

 “礼”是自我约束和道德修养的价值理念。《论语》有云:“不学礼、无以立”。同学们初入社会,应用“礼”来修身养性和自我教化。

首先,正己立身要博学知礼。礼文化有别于西式分科专业化,主张自然与人文、个体与他人的融合,强调人文化成的融通。提升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不仅要博文广识、开拓视野,同时要按照礼的内在要求,一体化融汇所学知识,注重厚基础与专业化的结合。其次,正己立身要克己守礼。“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无论是独处还是群聚、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常掸心灵之尘、常清思想之垢,坚守本心、善心、耐心和良心,做到自律、自省、自重和自励。第三,正己立身要知行依礼。“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广博的学识、个人的修为要在实践中表现历练,在行动中积累沉淀,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文质彬彬,方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同学们,中南大有很多这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老师和励志成才、积极向上的朋辈。学校国批博导、“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周骏教授,就是这样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和涵养德行的“人师”的统一者。他一生认真践行“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准则,亲身到工厂农村参加劳动、解决现实问题,同时积极为金融理论与决策实践建言,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周教授曾讲过要对国家民族讲忠心、对父母讲孝道、对朋友讲义气、对夫妻讲情义、对子孙讲慈爱,这些自我要求和处世智慧都散发着儒家“礼”的思想光芒。如今95岁高龄的他依旧学习不止、思考不停,模范做到了“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

同学们,周教授济世文章和清坚品格,“明灯”般鼓舞激励着后辈们学习进取。面对前所未有的千万大学生毕业季,你们走向社会将面临激烈竞争。但我相信学校这些由外化内、修身立德的熏陶浸染,经、法、管知识的融通教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全面培养,能够为你们提供更多远行的智慧和力量。今年与大家一起毕业的还有入伍两年屡获佳绩、放弃保研考入北大外交学专业、继续追梦之旅的龚颖同学,有刚刚接受表彰、继续在西部和基层锻炼自己的宋豪杰等67名同学,他们自强不息、好学上进、向善向美,正是认知礼、践行礼和内化礼的最佳写照。

第二,以礼待人,秉持“信近于义、恭近于礼”的处世之道

礼是虚心恭敬和良好和谐的规范。谦逊恭敬、以礼敬人,方能得道多助,个人更易成功、社会更加和谐。

一是要保持谦恭礼貌。“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独木难成林,百川聚江海。个人担当作为固然不易,更可贵的是内心时刻谦恭虚己,举手投足传递善意,以谦敬消弭紧张、以诚信赢得信任、以尊重争取支持,展现“心善渊”的人格魅力,“与善仁”的和睦关系。

二是要互相宽容礼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以宽厚忠恕之道换位思考,成己进而成人,自爱进而爱人。即使有不同观念和看法,也要保持理性包容,不能妄自尊大。和而不同、推己及人,理解和尊重多样性选择,多行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君子之举。

三是要注重文明礼仪。“礼之用、和为贵”。要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礼”内聚道德力量,外化行为规范,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夯实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践行礼义精神的实践中,始终活跃着中南大学子的身影。荣获“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来自大凉山的苏正民同学虽生活艰苦,但始终自立自强、质朴友善,尽自己所能急人所需、解人之难。大学期间累计献血30余次、加入骨髓库、签署器官遗体捐献协议,为留守和困境儿童开展公益书屋等教育公益项目,呵护凉山孩子像索玛花般绽放。今天他与大家一同毕业,选择继续燃烧青春热血,开始了服务西部的新旅程。还有尼加提·雪莲花志愿服务队、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等一批团体和同学,他们汇聚在志愿服务的旗帜下,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影响着更多同学崇德向善、谦和包容,激励着更多学生见贤思齐、德才兼备。这些美德深情、善行义举中的礼义内涵和人文精神,如水一般浸润人心、似风一样拂润校园。我想,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大家以后也一定能与人为善、求同共赢。

第三,以礼致和,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

 “礼”蕴含着中华文明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礼运·大同篇》描绘的孔子世界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血脉相连、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古今辉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在继承中转化、学习中超越,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

一是要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南湖校区校园道路命名,不仅有中南、中原大道和校训命名的街道,更有东西向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街,南北向的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路,这些品质是我们个人面向未来、民族屹立世界的宝贵财富。新时代的你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沟通中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是要深植忧乐为天下的家国情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文化将个人追求和家庭责任延伸到肩负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倡导人们移孝作忠、爱国如家,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延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传承、践行。

三是要秉行仁爱及万物的大同理念。礼文化追求的理想目标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更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国家与世界的“命运与共”。无论是“独善其身”时、抑或能够“兼济天下”之际,大家都要关注生活点滴的“一枝一叶”,关怀无穷远方、无数人们的“老”与“幼”,关心大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爱天下、爱万物的境界与格局。

正如校歌所唱的那样,学校很多师生、校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前不久学校正式获批中外办学机构“法与经济学院”,开启了知识互通和文明互鉴的新篇章,我相信这将是拓展国际化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更广阔舞台。当然,更多普通人关心家国大事、做好身边小事,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也能取得非凡成绩。前段时间学校隆重举办了第四届“公道美品德行奖”颁奖典礼,其中扶贫类的三个团队和个人—云南扶贫与支教群体、校友孙健和陈闵健,以忘我奉献兑现脱贫攻坚的庄重承诺,以脱贫实绩回报乡亲们的热切期盼,展现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还有牺牲在为人民服务一线的检察官朱金超,远在新疆近在通城、服务在三尺讲台和乡村振兴一线的教职工……这些身处各地讴歌祖国、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优秀中南大人,彰显着天下一家的胸怀,践行着家国大义的担当,传递着无私奉献的大爱,为“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作出了最好诠释,为担负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青年树立起最好榜样!

同学们,这些优秀的师兄师姐也曾像你们一样,带着憧憬、带着情怀、带着责任,从这里出发,一腔热血写青春、接续奋斗勇向前。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上,今天就请携“礼”踏上人生新旅程吧,希望你们在纷繁迷眼的世事中明礼于心、行礼于人,满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一片赤诚,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走好当代青年的新时代长征路,走出自己人生的别样风景。

同学们!在这个充满告别的夏天、在这个满是不舍的校园最后一次互相告别吧,告别晓南湖的熹微晨光、告别希贤岭上的皎洁星月、告别南湖边的熔金落日、告别思园里的傲雪青松,继续保持热爱、奔向未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愿此去繁花似锦,得酬青年凌云志;愿胸怀万里山河,永葆家国赤子心。愿来日回到母校,仍是青春一少年!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