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推进会

发布者:彭佳发布时间:2021-11-12浏览次数:1719

新闻网讯(通讯员 付洪深 林孟 摄影 徐志持)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学校于11月11日下午,在文潭楼三楼报告厅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栾永玉,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巍出席会议,党委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学督导与评估中心、教务部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本科教学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刘仁山主持。

栾永玉强调,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和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阵地,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栾永玉指出,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关键在于要抓好“四个重点”,确保体系化推进:一是抓全覆盖学习,领导干部带头学,教职员工全面学,全体学生深入学;二是抓原创性研究,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也要打造中南风格;三是抓融入式教学,融入法学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四是抓针对性服务,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要不断完善统筹机制、交流机制和评价机制,建立长效化保障体系,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培养更多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中南智慧”、奉献“中南力量”!

杨灿明对推进下一阶段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作出指示。一是需要深入学习,凝练共识,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探寻应对挑战、弥补短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二是科学推进,提升成效,坚持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是统筹安排课程体系,注重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充分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思想高度、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

杨灿明强调,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巩固好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学术研究立场要鲜明,阵地不能失守;要持续推进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做学习的带头者、宣传的践行者,利用学科优势做好研究宣传阐释;要加强法治人才培养,提高培养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刘仁山在主持时强调,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之际举办此次会议,一是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成效;二是分析“三进”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和之后努力的方向;三是提出新的目标。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栾书记和杨校长的指示要求,持续聚焦于习近平“三进”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新论断,形成立德树人合力,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会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代表和部分师生代表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三进”工作作了发言。

教务部副部长万世清介绍了教务部根据学校“三进”工作方案的部署,在搭建教师教研交流研讨平台、推进课程系统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法学院院长陈柏峰教授就参编《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学院组建核心课程团队、计划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群等工作内容进行了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春艳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思考,介绍了集体备课等相关经验;哲学院副院长万健琳副教授认为,分类精准施策,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动机制是下一步“三进”工作的重点;财政税务学院詹新宇教授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财政学中的演进与思考,建议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团队,开展建言献策,为“中南学派”发声;学生代表陈衍年就《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转变汇报了学习心得。

 

审核人万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