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支团云南分队发起367名大学生组建返乡志愿服务队

发布者:陈博发布时间:2017-12-05浏览次数:867

新闻网讯(记者陈博崔桢桢)121日,由我校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分队发起的《关于成立中国·葫芦丝之乡云岭(梁河)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的申请》已收到梁河县文明办批复,准予成立中国·葫芦丝之乡云岭(梁河)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367名散布在祖国各地的梁河籍在校大学生确认加入服务队,这让为此忙活了好几个月的队长钟开炜和他的小伙伴感到特别开心、安心。


钟开炜是我校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大学期间做了四年志愿者、累计服务超过2000小时、参与创建尼加提·雪莲花志愿者服务队并担任首任常务副队长,组织并参加服务队在全国率先发起的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服务队获得超过30项各级荣誉。他还主动请缨到洪山辖区最偏远的天兴乡任乡兼职团(工)委副书记,每天来回奔波在学校与天兴乡之间,给乡里的团建工作带来别样的活力。20177月参加我校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赴云南梁河支教。

自从今年8月到了云南梁河支教以来,面对贫穷落后的边陲山区,钟开炜总在思考:东中部地区留住了大学生以后,像云南这样的西部地区能留住多少?像梁河县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能留住多少?

钟开炜决定与小伙伴们一道为破解这些难题尝试做一些工作。他们针对梁河县的教育扶贫设计了了“四位一体,双重保障”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四位一体”是:

——针对小学生开设的“云岭小学堂”:发动母校大学生,利用远程在线支教来为西部“扶智+扶志”做出长远贡献,旨在通过远程视频实现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放眼世界,更了解祖国、更热爱家乡。

——针对中学生的“云岭知音”:通过将梁河一中的学生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结对的方式,引导高中生在高中路上保持正确方向前进,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并用一颗感恩之心将这份爱心接力下去。

——针对扎根边疆老师的“云岭红烛”:为每一位在岗乡村教师拍下照片,为他们留下一份珍贵美好的课堂记忆,照片电子版送给老师本人,再择机为老师送上一张纸质版照片留作纪念,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最美教师”。

——针对梁河籍大学生的返乡志愿服务队:将梁河籍大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假期开展返乡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才为梁河县的发展作出持续性的贡献。

“双重保障”即前两届研支团创立的“天使成长”和“文澜书香”两个项目。

一花引得百花开。据了解,由于鄂西地区的扶贫工作要求,我校明年起将不在云南设置研究生支教点。因此,组建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来帮助当地孩子学习,就成为当务之急。钟开炜联系上了梁河一中2017年文科状元、现就读于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的穆孟斌,邀请她一起参与到志愿服务队的成立和建设中来。刚开始,穆孟斌颇为担心,生怕自己没有经验,承担不起重任,但她也十分希望为回报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力。在钟开炜的鼓励下,穆孟斌勇敢尝试,她和朋友一起手绘出了队徽,书写了志愿服务队成立申请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近400名大学生报名加入服务队,目前已确认梁河籍大学生有367人。“这个速度让我特别意外,”钟开炜感叹道:“这充分说明大学生们具有服务家乡的强烈愿望”。

目前,钟开炜带领团队已制定了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队队徽以及运作方式、工作流程、培育与管理方法。近400名梁河籍大学生组建了一个群,一有空就热火朝天地讨论在即将到来的寒假开展返乡志愿者服务。第一场活动,就是回到他们的母校梁河一中面向高三学生开一场高考励志宣讲会。钟开炜说:“梁河籍大学生有了这个平台,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都是家乡的形象大使和推介人,当他们走出去了,也可以向更多的人介绍家乡,介绍更多的资源帮助家乡发展。”。

返乡志愿服务队的构想得到当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青团云南省委负责人称赞钟开炜和研支团的想法很有创意,扎实抓下去一定会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