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黄常嘉 学生通讯员 丁子琪)10月28日晚,我校第二届“公道美品德行奖”颁奖典礼在文泉楼报告厅举行。该活动由中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委员会主办,校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代表、在校师生代表等共近300人参加。校党委书记栾永玉,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原校党委书记、校友总会会长徐敦楷出席会议。
栾永玉在致辞中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中南大人秉承“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涌现出众多道德模范。无论是校友还是在校师生,都牢记着“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的中南大精神,以行动延续中南大精神文化的血脉。他希望全校的师生员工和校友都能够响应十九大的号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坚守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颁奖典礼上,王文贵宣读了《关于表彰第二届“公道美品德行奖”获奖人员的决定》。9名获奖者分别是:“党建学术带头人”会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汤湘希教授;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李佳雯;戍守边疆、吃苦耐劳的新疆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校友阿吉买买提•吾守尔;乐于奉献、心系学生的统计与数学学院大学数学教研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新泉教授;多年坚守在扶贫第一线,献身给扶贫伟大事业的已故校友陈艳辉;心系家乡、扎根农村的美姑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已故校友蒋富安;不忘母校训嘱、尽显校友深情的广州校友会;助幼扶幼、寓教于乐,用奉献点亮青春的金融学院微爱夕旸志愿服务队;以服务为目标,以法律为核心,开展专业法律志愿服务的VAL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团。6名提名获奖者分别是:设立湖北首个公益劲跑基金“小团劲跑基金”的尤庆南同学;见义勇为的校医院胡朝春医生;用青春践行志愿之美的公共管理学院钟开炜同学;坚持课外辅导学生的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惮教授;拾金不昧的哲学院党政办主任陈春英老师;坚持服务社会的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副主任郭倍倍副教授。
现场领导为9名获奖者颁发了奖杯、获奖证书和10000元奖金,为6名提名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1000元奖金。
获奖者的事迹通过视频得到了生动呈现,访谈环节则开辟了更深层次的心灵探寻之路。
会计学院的汤湘希教授在访谈中说,“作为一个老师,我已经习惯站着做报告了”。他在业务能力与教书育人领域不懈探索,为师生做好“领路人”的角色,“双带头人”的称号实至名归。
工商管理学院的毕业生李佳雯拄着拐杖走上讲台。她微笑着侃侃而谈,“我从未觉得世界吻我以痛,我过得挺快乐的”。李佳雯回忆起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她的诸多细节,并向大学四年一直关心着她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统计与数学学院的赵新泉教授讲述了自己帮助学生的经历,他表示,只要看到学生有困难,就不会袖手旁观。在教育学生方面,他认为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课堂,在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则。
VAL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团团长齐天宇在访谈中说:“这几年,居民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开始重视法律,所以日后我们的工作重点将会转移到教会居民如何用法律维权。我们服务团最终的目标是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尽可能多的用法律去帮助他们。”
广州校友会代表汪百知认为“博文明理”就是要学得一身本领,而“厚德济世”则是要有高尚的品德,要对社会做出贡献。他希望所有中南大的学子能够践行校训,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
在15名获奖者中,有两位已故校友——陈艳辉、蒋富安无法来到颁奖典礼的现场。他们用一生践行着校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陈艳辉家属蔡小玲女士出席了典礼,在访谈过程中,蔡女士一度哽咽。栾永玉代表学校给蔡女士赠送了陈艳辉1988年入学时的学籍卡和在校成绩表。代替蒋富安出席的是父亲蒋峰以及妹妹蒋茹倩,对于蒋富安扎根家乡的选择,父亲表示能够理解儿子,并为自己的儿子自豪。王文贵代表学校给蒋富安亲属赠送了纪念光碟《大地之子——蒋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