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诗苇)12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宜昌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长江论坛·2016分论坛生态三峡·宜昌试验国际研讨会在宜昌市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宣布研讨会开幕,湖北省委常委、副省长、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致开幕辞,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春华主持闭幕式。来自国内外300多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齐聚宜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马克思·多曼教授,日本名城大学田村广人教授,中国工程院金涌院士、郑守仁院士、王浩院士,我校杨灿明教授等27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深入探讨打造三峡屏障、建设生态长江的理念、思路和路径。
我校校长杨灿明教授作题为“把论文写在宜昌的大地上”的主题发言,副校长姚莉教授主持“绿色金融和区域生态经济”主题发言。
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生态三峡“宜昌试验”技术团队负责人赵曼教授作题为“生态三峡 宜昌试验”的主旨发言,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生态三峡“宜昌试验”技术总监蒋天文副教授作题为“宜昌试验:技术路线与内在逻辑结构”的主题发言,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朱新蓉教授作题为“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治理”的主题发言。
生态三峡“宜昌试验”是全国首个生态治理试验,于2016年5月26日正式启动。2016年3月,由宜昌市谋划和主推的“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宜昌市主动担责、负重前行、高位谋划并全力推进生态三峡“宜昌试验”,着力解决生态守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行政分割及交界区域破碎化、区域生态治理长效机制不成熟等“三大难题”,探索构建三峡区域现代生态治理新体系。开展生态三峡“宜昌试验”,体现了宜昌市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战略决策、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国家战略和整合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国家决策部署的主动担当,对于推动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三峡“宜昌试验”是一项“把论文写在宜昌的大地上”的改革创新,是一次“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经典实践。我校城乡社区社会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受宜昌市聘请作为牵头智库,组建技术团队,联合形成《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生态治理“宜昌试验”实施方案》,拟定了“宜昌试验、省内联动、跨省合作”的“三步走”战略;技术团队专家设计“一点一策”试验方案7套,并全程跟踪、辅导试验,及时发现问题,动态优化试验方案。此外,我校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深度参与了“宜昌试验”的生态金融试验,我校的环境法学专家正在为清江流域立法做前期研究。
我校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校工会主席罗明晖、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汪锋、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士军、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贞为等20余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