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我校18名大学生参军报国现象

发布者:陈博发布时间:2016-10-27浏览次数:1769

新闻网讯(记者 钟楠 学生记者 黄静)10月21日上午,我校国防教育协会的同学们收看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时候,大家颇感振奋,过去一年来,他们在学工部、人武部老师的带领下,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将我校18名大学生输送进部队,为强军强国梦作出了中南大的贡献。


9月9日下午,一场热情洋溢的新兵欢送大会于我校文潭楼举行,18名(其中从家乡走兵4名)来自我校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哲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10个学院的学子,穿上了崭新的橄榄绿军装,胸带光荣花,踏上奉献青春、报效祖国的军旅征程,开始在火箭军、野战军部队、陆军、空军、海军、武警部队等不同兵种创造特殊的大学生军旅传奇。这批新兵以大二、大三学生居多,也有大四学生和才入校的大一新生。

负责我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许平介绍,这是自2009年国家号召大学生入伍以来,我校在校学生参军入伍数量最多的一次,报名人数也达超过40人。以往每年参军入伍人数都在5人左右,今年出现显著性增长。作为一所男女生比列差别较大的人文社科类高校,同学们的热情难能可贵。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说,这体现了我校国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同学们参军报国的志向更加坚定。


愿得此身长报国


来自工商管理学院的刘金明同学表示,成为一名军人是他一直的梦想,从少幼到而今,之前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此时终于圆梦。他认为军人是神圣的,部队就是一所大学校,他希望通过锻炼能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对于哲学1401班的萧灿同学来说,这句诗无疑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和最期盼的梦想。大学生活多姿多彩,而这个热血男儿却一直怀有一颗投身国防、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这颗饱含祖国深情的赤子之心在今年终于得以安放。

法学院民商1401班的邢永尉同学今秋终于踏上他向往已久的报国之路,穿上军装,去往军营。一直以来,邢永尉同学便是班级中最向往军营生活的人。从军训时的“拼命三郎”到班级知识竞赛时的“军事通”;从国产军事题材纪录电影到国外特种战争解密讲座;从大一时的国旗护卫队到大二时的国防教育协会,邢永尉同学对军事的热爱贯穿着他两年的大学生活。因此,听闻今年征兵工作开始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参军入伍,报效祖国。

金融学院保险1501班学生阿力甫江·赛提瓦地,在经过军训和军事理论两个课程的学习后,便萌生了参军入伍回馈社会之心,多次向辅导员咨询大学生征兵入伍事宜,在听过辅导员老师的政策讲解后更加坚定了参军的决心,随后踊跃报名,然而初次体检结果并未达标,但阿力同学不言放弃,通过近三个月的锻炼、积极调整身体状态,最终顺利通过各项考核,加入光荣的人民解放军队伍。

金融学院保险1501班学生阿艳·胡依西拜同学在同班同学的影响下,曾主动找辅导员老师咨询过征兵事宜,在辅导员综合分析该生的情况后,耐心的讲解相关政策,积极鼓励该生报名,最终阿艳同学如愿以偿,各项指标均达标。

来自中文1501班朱威威同学,看起来安静文弱,却有一颗保尔.柯察金般坚毅的心。朱威威一直想要从军磨炼男人意志,强身健体。他觉得每一个男儿都有一个报效祖国的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平凡的等待,只是为了那一刻的一鸣惊人。

来自新闻1501班胡涛振同学打算趁着年轻之时去锻炼,去完善自身。他如今的选择,就是去绿色的军营里实现自身的蜕变,进取高飞。他向往军旅,终得如愿,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今年退役复学的物流管理系大三学生崔京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应征入伍的经历,并从部队内务、军事训练等方面做了交流。说起参军,他说:“家人的全力支持和内心一直以来的憧憬让我想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入伍后所带来的转变,经过军营的淬炼,“精神境界提升较大,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心理素质都显著增强”,他鼓励师弟师妹们携笔从戎,投身军营,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国防教育厚积薄发


今年征兵入伍人数明显增是我校国防教育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学工部、人武部部长雷照荣说,我校历来很重视国防教育,主要通过新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日常国防教育和学生社团来开展,特别是由学工部、人武部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导的学生社团国防教育协会多年来持之以恒从事国防教育,再加上学校国旗护卫队坚持举办升国旗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教育,让我校学生总能受到国防教育的浸润。

国防教育协会现任会长李正昊介绍,该协会成立于2000年3月,至今已走过十六年的光辉岁月。协会的宗旨是:增强国防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协会的口号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协会的指导思想先进积极,政治方向明确科学,鼓励有志大学生从军报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协会通过举办特色突出、参与性强的社团活动,如国防知识竞赛、真人CS比赛、栽种国防林及户外拓展等,使本校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树立爱国尚武精神和服务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同时也在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社员成长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十六年中,一批批的优秀人才从协会走出,他们中有投身国防建设保家卫国的,有加入人民警察队伍保卫人民安全的,有进入大型国企的,也有读研继续深造的,各行各业都有协会优秀人才的身影,为一届届学生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征兵宣传入人心


学工部、人武部副部长王前哨介绍,在今年的征兵工作中,学校认真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发动。校、院、班等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和方法宣传征兵工作的意义、程序及国家的优惠政策,尽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了解征兵工作。今年宣传启动时间早、宣传持续时间长,宣传的方式多。这次征兵宣传活动采用张贴公告、散发征兵宣传资料2万份、张贴简报、挂横幅、设点咨询,教学楼滚动播放视频,还有通过广播、微信、微博等网络宣传方式对应征大学生的年龄要求、征兵时间及报名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加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的教育,鼓励有志大学生应征入伍,营造征兵宣传氛围,调动全参与和支持征兵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广大适龄大学生参军应征热情。

学校制定了鼓励大学生入伍的激励措施,在精神、物质等方面出台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优惠政策,以此鼓励更多的学子积极投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

大学生要认识到应征入伍不仅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应尽义务,也是促进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我校通过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学子综合分析参军入伍的“政治账”、“经济账”、“前途帐”三笔账对个人的积极影响,

1、算好“政治账”

一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适龄青年报名参军、报效祖国是真正的爱国报国之举,其家属会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尊敬,会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优抚,当兵不但本人光荣而且全家光荣。二是进步平台,成长阶梯。大学生士兵到部队后,可以优先入党、提干、转士官、考军校等,在部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三是人生大学,锻炼熔炉。大学生士兵参军入伍可以磨练意志、强健体魄,更可以为其积累受用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受益无穷。王健林、柳传志、王石等社会知名人士都是在经历了军旅生涯的历练之后才成就了自己的事业的。

2、算好“经济账”

大学生(毕业生、在校生和刚录取的新生)参军入伍不仅可以享受士兵津贴、全额减免学费、增发100%的家庭优抚金和驻地政府提供的补助金,而且入伍两年期间的所有衣食住行费用都可以节约下来,其家庭还享受军属待遇。可以说大学生士兵参军入伍尤其对于毕业生来说相当于毕业之后立即拥有了一份收入十分优厚的工作。

3、算好“前途账”

大学生士兵退伍以后在学业上可以享受保留学籍两年、考研加分和免试读研(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优惠政策,而且现在国家每年拿出5000名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专门针对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大学生士兵退役以后在工作方面可以享受公务员考试、司法干警招录和基层专武干部选拔的优先录用权。而且很多国企和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也会优先选择思想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的退役大学生士兵。

从今年的征兵来看,我校大学生出现应征参军热潮,促成莘莘学子崇尚参军报国是全校营造的良性氛围点燃了这种热切与激情。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国防,需要广大热血青年的广泛参与,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投身于火热的军营,为实现“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校党委副书记王文贵表示,母校将是他们的后盾,是他们的家。他对充满斗志的新兵战士们寄予了三点期望:一是珍惜难得的军营生活;二是迅速适应军队环境,积极上进,有所作为;三是获得历练,完善好自己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