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采取切实措施防汛救灾

发布者:陈博发布时间:2016-07-05浏览次数:1436

   新闻网讯 6月30日至今,武汉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从7月2日起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到二级。近期,由于长时间大量降雨,我校校园内滨湖、临湖、环湖出现了部分区域积水内涝,临湖5幢学生宿舍严重积水,部分树木被刮倒等现象,目前无人员伤亡。学校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加强防汛值守,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组织领导。5月18日,学校成立了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统筹安排学校的防汛救灾工作。7月2日20:00,学校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通报学校和武汉市最新汛情,研究部署相关防汛救灾工作,并成立防汛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近期防汛救灾工作。

——实行防汛期间的备勤制度。学校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领导汛期外出请假制度。在防汛的紧急时期,各单位领导坚守工作岗位,无特殊情况停止外出。保卫部24小时值班工作由每日单人值班改为双人值班。

——启动应急预案。汛情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部门根据预案要求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学校应急预案正常运转,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积极开展校园巡查。暴雨期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校领导亲自带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处置。保卫部安排人员及巡逻车辆24小时不间断对校园进行全面巡查,对学校内渍水道路、围墙、树木、下水井盖进行重点巡查,针对渍水特别严重的道路及学生宿舍周边安排专人进行看守,同时提醒学生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发生于意外。对因雨水倒灌导致的下水井盖松动、移位情况,通过树立警示标牌或标志物,防止人员和车辆经过造成伤害,并及时进行修复。预警并提示车主不要将车停至地下车库,并拉出黄色警戒线,禁止车辆驶入避免发生人车意外。

——确保水电正常供应。学校后勤保障部水电中心不间断巡查校内泵房、配电房。发现一起渍水险情后,及时切断相应区域照明、空调用电,并及时组织抢修恢复。在积水区域开启抽水泵抽水,防止内涝形成,目前学校易涝区的积水均得到了有效排放。目前,两校区水电供应正常。

——加强学生防汛教育。进入汛期后,学校通过学生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例会等学生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各学院做好学生离校安全教育,重点做好暑期防溺水、防雷电等安全教育,进一步加强汛期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处理汛期安全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注重生产安全。暴雨期间,所有室外在建校园建设项目全部停工;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险情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施工安全;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组织生产活动,确保人身安全。

——加大治安管理力度。暴雨期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校内治安巡逻工作,加强对平时案件多发的教学楼、宿舍区域的人员进出情况的关注,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夜班巡逻安保人员全部配备了爆闪式肩灯,提高夜间治安巡逻人员的威慑力度。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汛期间,党委宣传部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控,及时公布汛情信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等媒体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微博、微信等阵地及时发布天气预警、防汛指示等,积极引导舆论,配合防汛抗灾救灾工作开展。

——参与武汉市防汛救灾。根据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相关工作安排,学校成立了巡堤查险工作队赴长江武金堤(59+500-61+500),积极参与武汉市的防汛救灾工作。


以上为后勤保障部部分同志作为学校首批抗洪救灾志愿者进驻搭建营地


以上为保卫部部分同志进驻“阵地”


下一步,学校将按照上级领导指示精神,讲政治、讲纪律、讲作风,从组织领导、备勤制度、应急处置、校园巡查、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供应保障、危险危旧房屋排查、学生安全教育、校内排涝排渍、校园治安管理、舆论引导等十个方面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巡防工作,加大防汛救灾人财物保障力度,杜绝师生死亡情况发生、杜绝次生灾害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确保校园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