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答记者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5-12浏览次数:187

就 “人民网微博发布75所部属高校2013年就业排行榜”有关情况

 

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答记者问  

 

    新闻网讯(通讯员 肖力玮)5月9日,人民网微博发布“75所部属高校2013年就业率排行榜”,称“本科就业率前三名:北师大、中国药科大学和华南理工;后三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被广泛转载,也引起了较大争议。

 

    我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就此接受记者采访,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记者:就业率和灵活就业率分别是什么概念?

   

    负责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由协议就业(毕业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升学、出国、灵活就业等几部分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其中,灵活就业率是指未签订就业协议书,以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艺术类院校毕业生较多的选择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率较高,而非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率高低一般与就业质量的高低成反比。75所部属高校2013年就业排行榜前十名中,中央美术学院灵活就业率为57.64%(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高,属正常现象);北京师范大学灵活就业率(自由职业)22.13%;北京交通大学14.65%;华南理工大学8.65%;东南大学1.41%;其他高校未公布该项数据。而所谓“排名倒数第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灵活就业率仅为1.10%。

 

    记者:各个高校提供的就业质量报告是什么情况?

 

    负责人:据人民网4月2日评价,“研究机构评部属高校‘就业年报’仅三成及格”,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做出了评价,发布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报告显示,此次位列就业率排行榜榜首的北京师范大学与排名第七的南京大学等5所高校并列倒数第二名,得分仅为42分;就业率排名第六的北京邮电大学则以39分垫底。

 

    记者:如何看待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关系?

 

    负责人:就业率只反映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比例,仅是评价就业质量的内容之一,并不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实力、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就业质量评价的核心标准还应包括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获得OFFER的数量、就业满意度、月收入、职业期待吻合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半年内离职率、对母校的满意度、推荐度、用人单位满意度、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的质量等方面。近年来,湖北省教育厅每年8月底均对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抽查,防止高校就业率注水,并引入“第三方”——麦可思研究院对湖北省高校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根据《湖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预警与重点产业供需2013年报告》(由麦可思研究院第三方调查)显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届毕业生一年后就业率96.2%、非失业率97.2%、职业期待吻合度47%、就业现状满意度66%、对母校的满意度95%,均居湖北部属高校首位;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仅次于武大排第二;毕业一年后的月收入4663元,仅次于华科、武大居第三位,充分反映了我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