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陈博) 4月2日一早,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汪平、副主任余小朋和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葛明等一行千里迢迢来到安徽省肥东县撮镇镇撮东社区,看望慰问在这里担任社区书记助理的2013届新闻与文化学院本科毕业生王惠娟校友。
当地群众很乐意和王惠娟交流
王惠娟发挥专业所长,有时候会帮镇上打印店老板免费优化设计
王惠娟见到母校老师,十分感动:“非常感谢老师从母校跑这么远,来去匆匆,来看望我这样一名普通毕业生,这是对我选择扎根基层最好的鼓励。”
在与撮镇镇党委副书记黄庆梅、撮东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保林等座谈时,汪平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和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感谢地方干部对王惠娟校友的关心和培养。他转达了学校领导对王惠娟等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勉励:“扎根基层,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服务基层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为母校争光。”汪平说,从各级政府到学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学校将继续跟踪调查、关心、培养基层就业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母校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黄庆梅介绍了撮镇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对我校老师前来看望王惠娟表示衷心感谢和由衷敬意。她表示,“这是我多年来第一次接待来看望大学生‘村官’的母校老师”,感谢学校对大学生“村官”的支持和鼓励。
王惠娟是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13届本科生,毕业后主动选择回到家乡服务,通过安徽省大学生村官的统一选聘。参加工作后,她放下大学生的架子,积极向基层干部同事学习,甘于吃苦,一个月后就基本摸清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和工作重点。她说:“为居民做好服务才是工作的重点,把一件大事做好容易,把每件小事做好让群众满意不易,这才是基层工作的本质。”参加不到工作一年,她就参加了评定社区十星级文明户、为居民办理新农合、为社区老人申请免费治疗白内障机会、年前为困难户发放慰问金和700多家个体户、60多家企业的经济普查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当地干部群众高度肯定。而她自己,也在基层服务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综合素质。
2006年5月,我校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鼓励毕业生踊跃到西部、基层锻炼成才,除贯彻落实国家和湖北省有关政策外,学校首次设立专项奖励金,对到西部、基层就业以及参加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的毕业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008年5月,学校对上述实施意见进行了修订,新增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实行定期跟踪回访制度,关心毕业生在基层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毕业生在基层成长成才。新的政策出台后,学校有关部门和学院每年都派人看望在基层服务的毕业生,多位校领导先后6次亲自带队奔赴贵州、湖北等地山区、农村看望资教生、大学生村官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等学院还曾驱车上千里,赴重庆等地看望,深深感动和鼓舞了毕业生,也得到毕业生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法学院、财政税务学院等还组织师生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层项目的毕业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课题调查和对口援助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赴安徽看望行动,汪平一行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1号中午出发,2号上午慰问,中午随即返程,从出发到登上返程列车,未超过24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