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陈博 实习生 徐剑飞)9月27日下午,学校在文泉楼报告厅召开第二次师资工作会议。党委书记张中华,副校长陈小君、刘可风、杨灿明、周景明等出席会议。会议由校长吴汉东主持。
陈小君宣读了我校上年度本科教学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的表彰决定,校领导向获奖教师颁奖。2011—2012学年本科教学奖一等奖空缺,李祥云等18名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法学实验教学系统》等16项成果分获2012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教学成果奖。
杨灿明作了题为《大力推进人才兴校,为实现向研究型大学成功转型提供坚强保障》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是学校师资工作的回顾与总结;二是当前师资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主要问题;三是今后一段时期师资工作的基本思路。
杨灿明在回顾总结我校师资工作时指出,学校在2002年召开了第一次师资工作会议。“十一五”以来,我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保障师资队伍机制条件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师资队伍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师资队伍的总量与结构显著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有了新的进展;海外人才引进呈现良好势头;教师队伍专业化进一步加强;师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杨灿明分析了当前师资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是国家高等教育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对师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对师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是学校建设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对师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我校师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杨灿明主要指出六点:一是“人才兴校”的理念需要不断强化;二是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三是师资工作发展不平衡;四是青年教师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不高;六是师资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杨灿明指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在统筹协调师资队伍建设中,特别需要处理好十大重要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与学院的关系、师资队伍总量和结构的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师资队伍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关系、师资队伍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师资队伍中高端人才和团队建设的关系、师资队伍稳定性和流动性的关系、师资队伍的绩效考核与职业保障的关系、师资队伍业务能力提升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
对于下一阶段师资工作的主要举措,杨灿明强调,总体工作要突出“高端引领”、“青年英才”和“国际化”三个关键要素,要抓好七个重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教师师德建设。二是启动实施“文澜学者”人才计划,也称“511”人才工程,即到2020年前滚动、开放地奖励5名文澜资深教授、遴选10名文澜特聘教授及其团队,支持100名文澜青年学者。文澜学者受聘期间不得担任处级及以上职务。三是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四是高度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培训提高工作。五是从战略高度上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六是完善和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七是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
金融学院院长宋清华、法学院院长刘仁山、外语学院院长谢群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各自学院近几年来师资工作的情况和主要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党委书记张中华对大会作了总结讲话。他说,杨灿明副校长代表学校作的大会主题报告定位准确、内容翔实,对新时期学校师资工作提出了清晰的目标和明确要求,“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学院能够以各种方式为师资工作献计献策,学校党委和各职能部门一定会高度重视大家的意见,认真研究,力争吸收并落实到党委决策中去。
对于新时期学校师资工作的思路,张中华提出几点意见: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牢牢树立“人才优先发展”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中之重的思想,深刻认识人才是中南大立校之本、兴校之基、强校之源,人才在学校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传承我校“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传统,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师资工作。二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以开阔的胸襟和宽广的眼界培育青年英才。四是鼓励教师潜心专注治学。五是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励人才。
张中华书记呼吁全校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各类优秀人才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把握政策导向,更加积极努力,推动学校师资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有力的队伍支撑。
会后,各学院院长及师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就“文澜学者”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