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马迪思 龙德君 刘帅) 4月20日上午7点半,校长吴汉东、校党委副书记齐文远与12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在学生四食堂共进早餐。期间吴汉东校长和齐文远副书记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了解同学们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倾听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同学们纷纷就学校专业设置、教学资源利用、周边环境改造等关心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党办校办、学工部、宣传部、后勤集团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参加了早餐会。据悉,参加本次早餐会的同学是由全校一百余名报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产生。
“我很开心、很激动”,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杨阔这一天早上7:15就来到活动现场等候。他告诉记者,在网上一看到通知后就想借此机会向校长反映一些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于是他通过网络向同学们征集意见,收到了像“增加学校运动场地”这样的建议。
这天,餐桌被拼成了长方形,同学们围坐在吴汉东校长身边。“我们边吃边聊,不要拘谨”,在会心的笑声中,同学们顿感轻松,各抒己见,不仅道出了学习生活中的困惑,还针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建议。你一言,我一语,吴校长和其他校领导认真听取学生们的讨论,并适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虚怀若谷 为学生解答疑惑
“校长您好,我是数学专业的学生,数学专业在我们学校处于较为弱势的位置,我们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校长您好,请问您对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有什么建议,学校能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吗?”同学们如是向校长提问。
吴汉东校长认真听取了学生们的疑问,并一一进行了解答。他表示,学校坚持以经管法为主、多学科并举发展办学特色,始终坚持新兴学科与传统优势学科的相联系、相渗透、相结合。对于同学的疑惑,吴校长说,一要学校作出改变,提高师资水平;二要学生作出改变,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在学生科研方面,吴校长认为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项目,学校将在今后多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从谏如流 共商学校管理问题
在与校长零距离的畅谈中,对于学校还需改进之处,在座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位刑事司法学院的同学认为学校购买的一些教科书在平时的学习中并没有用到,造成资源的浪费,部分学科存在课程过半还不见教科书的情况,他建议学校促进教科书的循环利用,完善教科书采购制度。工商管理学院同学向校长反映了西苑噪音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扰的问题。还有同学向校长了解文化艺术中心的用途。
吴汉东校长认真倾听了同学们的意见并给予一一答复。同时也表示,同学们的建言献策让他认识到了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他坦言有些问题现在还不能马上作出回答,需要学校相关部门进一步商量解决,希望同学们能够给予学校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共同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
穷思苦索 校长也吐苦水
大学的领导者主要精力应该尽可能用来思考谋划学校的发展大计,吴校长作为一校之长在席间也为学校的发展向学生吐苦水。
吴汉东校长的苦水归结为“两才”问题:一个是人才;一个是钱财。
“作为校长,我的理念是‘学生’‘学科’‘学者’”吴校长说,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位,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摆在学校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位置。另外就是“钱财”的问题,办学条件的改善依赖于学校财政的支持,学校负债数款逐年下降,这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信心。
在被问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的状态时,吴校长引用了这样一个观点,“师生自治,经费自筹,行为自律”。最后,吴校长寄语在座的同学,只有在学校、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建设发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核型大学的优势,更希望能培养出一种校友文化,让所有学有所成的校友力所能及地回报母校,让母校以他们为荣。
吴校长的坦诚、热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长者的亲切和豁达。
早餐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在座的一名博士在读学生杨丞娟,谈及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时,她表示,“这样的形式非常好,不仅让校领导向学生表达了对学生的关心和对学校建设的诚意,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不容易。吴校长的头发白了不少,以前没有体会到职位带给他的不仅是荣誉,更是压力,现在懂了。大家都换位思考,我们也要设身处地地体会校长的不容易,所以之前对学校亟待改善的地方,我既有了信心,更有了耐心,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好学校的建设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