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来校解读“两会”精神

发布者:吴锋发布时间:2012-03-16浏览次数:365

 

    新闻网讯(学生记者 龙德君 徐悦霞 学生通讯员 马晨婧)3月1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杨云彦教授、吕忠梅教授在文泉楼报告厅为师生代表作2012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教授主持报告会。

 

杨云彦教授

 

    杨云彦教授首先介绍了本届“两会”的基本情况:会议于3月3日至14日召开,2900多名代表与会,其中湖北代表124名。主要议程为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随后他介绍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报告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国内生产总值、粮食生产量、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均显著提高,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杨教授还介绍了大会对2012年的工作总体部署,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人口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等预期目标等内容。大会指出,本年度要全面做好“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六个工作要点;着重做好物价、三农、教育、民生、文化等九大主要任务。杨教授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更加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做了深入阐述,指出这些方面的研究空白是高校课题研究的较好方向。杨教授提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李克强视察湖北团的会议时称赞湖北团‘中气十足’。同时介绍了“中三角”情况:“中三角”的构想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江西昌九经济走廊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紧密联系,中部城市走向开放联合,形成的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中部经济区。最后,杨教授与师生分享了大会的花絮与各方评论,并就此提出自己的思考,“雷人提案可能不靠谱,但我们要宽容对待”,“更多的是提醒委员们思考,如何提出更有质量的提案议案,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意愿”。

 

吕忠梅教授

 

    吕忠梅教授以“我眼中的两会”为题,从“一些数字”、“一些热点”、“几点解读”切入,与师生分享了她的两会感受。吕教授首先补充介绍了湖北团参会的成果,湖北团共向大会提交议案14件,建议、意见304件。在决议通过的情况上,吕教授总结,“民众利益诉求的变化就必然决定政府的决策方向”。谈到大会的热点问题,吕教授指出,“中国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立法如何完善,人大监督如何加强,经济结构如何调整,民生如何改善,社会如何管理”等问题是政府必须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难题。她列举了会前会中的一些民意调查结果,发现网上网下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吕教授指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不同民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不能以某一群体的利益诉求为民意,而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关心人民在关注什么,才能让民意真正成为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随后,吕教授就“两高”报告以及《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情况一一作了重点解读。

 

 

    张中华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两位代表解读全国两会精神,准备充分、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充分展示了两位教授的独立思考与真知灼见,大家深受启发,对于我们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向大家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将学习两会精神与促进我校科学发展结合起来。目前是湖北中部崛起的大好时机,而且今年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将占全国GDP4%,在此形势下,我们要增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增强对湖北发展的信心,增强对学校发展的信心,抓住有利时机,积极促成学校向人文社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第二,要将学习两会精神与加强学校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紧密依靠广大教职员工,提高依法办校、民主管理的能力;第三,要将学习两会精神与坚持以人为本结合起来,建设和谐校园。民生是“两会”的焦点,教育是民生的基础,我们要把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落到实处,打造幸福中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