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卓张鹏 摄影 杜鹏 崔桢桢)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擘画教育强国建设宏伟蓝图和我校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2025年学校工作怎么干?2月23日,学校在文泉楼报告厅召开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暨中层干部培训会议,对新一年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任务进行再部署,以“满格状态”吹响了新一年的奋进号角。
校党委书记侯振发发表讲话
校长、党委副书记朱方伟作学校工作报告
校长、党委副书记朱方伟作学校工作报告。报告在学校“两代会”工作谋划的基础上,结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湖北省相关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对新一年工作进行再细化、再强调、再部署。
报告指出,“两代会”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以及《纲要》,分析了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强调了三个重要信号。聚焦新征程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变化,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教育强国建设赋予学校的历史责任、人工智能对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新时期学校发展面临的竞争态势,进一步审慎研判学校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以直面挑战的勇气、抢抓机遇的魄力,更好谋划今年以及中长期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任务。
报告强调,教育强国建设赋予高校的历史任务、人工智能打开新质生产力新的发展空间、“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竞争态势都警醒我们,对标新时期、新征程、新任务,对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以破常规、加速度的姿态,迎难而上、补齐短板、提升能力,不断增强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稳步实现学校的目标。
报告指出,2025年的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必须面向学校中长期发展系统谋划部署,要在工作总体思路指引下,按照“一年开局、三年成型、六年成势、十年建功”的总体安排,立足当下、面向长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具体而言,新一年的工作要重点突出四个方面,实现学校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高站位布局、高起点推进的整体目标。
一是谋规划布局。要研究制定落实《纲要》的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改革与发展“十五五”规划、第三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二是抢重大机遇。要积极申报立德树人、本科教育、学科专业调整、教育评价、国际合作等“五类试点”。三是抓重点改革。要解放思想,以高站位谋划发展、高目标牵引发展、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抓好“九大体系”改革任务,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突出重点、提高效率、敢于斗争。四是强发展根基。要推进实施“六大工程”,在“两代会”报告明确的具体举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站位,面向中长期谋划推进。
校党委副书记陈狮主持会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作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在人才培养专题报告中介绍了2025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并用“领会落实”“创新引领”“强化保障”三个关键词分享了全校干部教师如何共同谋划新一年本科人才培养大计。一是要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的“三个聚焦”,对标《纲要》的核心任务,抓好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七点要求”。二是要凝聚“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和前提”共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坚持落实新文科教育理念,始终坚持面向时代、面向国际、面向未来;聚焦构建专业“动态调整+前瞻布局”机制,聚焦走好交叉融通之路,聚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三是要实施立德树人固本工程,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实施“卓越教师提升计划”,完善质量保障闭环管理。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柏峰作“双一流”建设专题报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柏峰作“双一流”建设专题报告。他从新中国高等教育战略及其转型、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及其走向以及我校落实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初步思路三个方面与大家探讨如何高质量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工作。他指出,要紧跟国家办学导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鼓励优势学科努力争创一流,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对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力度,健全学科建设成效评价机制。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金大卫作人工智能专题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金大卫在人工智能专题报告中,从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影响三个维度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技术现状和对高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影响。他指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教育的模式,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系统性变革。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跨界整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分组讨论
下午,全体中层干部分14个组,围绕大会各项报告展开充分交流讨论。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加分组讨论。
校党委书记侯振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纲要》的关键之年,是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开局之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收官和第三轮“双一流”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今年,也是我校的战略规划年、改革攻坚年、干部素质提升年,全体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第一,把方向,坚守教育的“三大属性”。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第二,定战略,制定教育强国建设条件下的发展规划。要始终坚持党对学校发展的战略引领,明确学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历史方位,擘画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战略使命,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谋篇布局。第三,谋重点,明确主要思路和重点举措。要切实履行职责,提前谋划短中长期重点工作,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明确推进发展的主攻方向,找准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锚定发展的战略支点,精准发力、重点突破,以重点带动全局,实现整体提升。第四,强队伍,打造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核心的工作来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建设一支适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干部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发现、培养和选用干部,加强干部交流。第五,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部署落地见效。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不断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实责任抓落实,聚焦项目抓落实,强化督导抓落实;统筹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侯振发强调,《纲要》的出台,擘画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赋予了中南大新的历史使命。全校领导干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稳中求进,以工作成效的明显进展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出班子的校领导,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层领导干部,全校组织员、纪检员,教代会负责人,校教学督导组组长,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侨联主要负责人,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老年人协会会长、副会长,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
审核人:刘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