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者:马雪蒙发布时间:2023-12-29浏览次数:12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

 

20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为制度依据,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学校全局和整体工作出发,坚持目标高远的学术追求,认真履行职能,独立开展工作。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质量为导向,正确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积极应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对表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以持续优化的制度建设为依托,强化有组织科研,在学科建设、人才评价、科学研究、教学指导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发挥重要作用,切实有效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持续强化制度建设与管理体系建设

依据教育部《规程》精神和《章程》相关规定,依照学校总体工作部署,校学术委员会在2023年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体系建设。为实现学校建设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系统完备、层次分明的三级学术委员会管理体系。

第一级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办公会统筹管理下设学科建设委员会、人才评价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五个专门委员会。2023年度各专门委员会各司其职,共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会议20次,所开展的主要工作涉及审议各级各类科研奖励申报,如“最美社科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重大科研奖”等;审议校级科研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发布学校《科研评奖办法》《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及《期刊指引(2023版)》;审议校级科研机构事宜,审议省级机构变更申请;指导材料上报工作,包括“双一流”中期自评材料、法学一流学科整改材料及一流学科培优行动申报材料。审议学校人才评价改革相关事宜;审议岗位聘用工作中相关成果认定事宜;审议人才推荐及评奖工作等各项工作。针对上述事项,学术委员会均提出明确意见,形成专项建议、意见及会议决议。

第二级为学部学术委员会,设有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理工学部学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学术委员会、经济学部学术委员会、法学学部学术委员会等五个学部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学术委员会与学院学术委员会之间的中枢纽带,各学部学术委员会统筹领导本学部所涉学院学术委员会开展工作,推动学院之间、学部之间学术交流合作,履行本学部学术事务的审议、评定、咨询和学术纠纷裁定处理等职责。

第三级为学院学术委员会,共设有16个学院学术委员会。2023年度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在本学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学术交流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为学院学科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二、有效履行学术治理工作职责

校学术委员会坚持与学校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行使好对学校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校学术委员会根据《章程》要求,秉承公正、公平、公开工作原则,遵循学术规律、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通过现场会议、通讯评议等方式开展多项议题的审议工作。2023年度,学校学术委员会共召开1次全体会议,5次学科建设委员会会议,4次人才评价委员会会议,8次科学研究委员会会议,2次学术道德委员会会议,公开发文9次。

本年度学术委员会的审议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各专门委员会所受理的所有审议事项,均事先报告主任办公会议审议,主任办公会议视事项具体性质决定是否授权专门委员会专项处理或由主任办公会召集专门委员会处理或由全体委员会议审议处理。授权专门委员会专项审议的事宜,专门委员会审议完毕后需报主任办公会审议后确定,确保了学术委员会工作运行的专业性、高效性和权威性。

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学术委员会分工配合,委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切实履行委员职责,以主人翁的姿态站在学校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认真参与学科建设、人才评价、科学研究等重大问题的论证,指导并监督学术活动的开展和科研诚信建设,积极行使学术评议和学术咨询职能。

三、稳步推进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校学术委员会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对重大项目、高端人才优秀成果的扶持培育力度,全面提升我校科学研究创新水平。

(一)各级各类项目立项数量稳中有升

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科学研究部积极履行职责,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项目,截至2023年12月31日,省部级及以上纵向项目全年新增201项,立项经费3458.5万元;横向项目全年新增343项,全年到账经费4622.56万元;2023年全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合计8651.9万,到账经费创历史新高。另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收入2113万元。具体如下

1.高质量完成重要项目立项目标

2023年度获批国家级项目115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4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11项。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获批1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3项,并列全国第二十五名;2023年度国家社科年度项目获批42项,并列全国第十二,全国财经类、政法类高校第一,湖北省第二国家自科基金获批28项,其中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各14项,立项总经费993.5万元,总立项数、立项经费、面上项目数均创历史新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获批25项,立项数(不含专项任务、西部和边疆项目、西藏项目、新疆项目)并列全国第二,立项排名创历史新高。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7项。

获批省部级项目86项,部分立项情况如下:部省共建联合研究课题获批9项,立项总数、总经费在共建院校中位列第一;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项目4项成果中标,中标数量在湖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暨省新型智库年度项目7项,立项数在湖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第九批)3项,立项数位列全省第二;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8项,立项数并列全省第三;武汉市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获批一般项目4项,立项数居全市第四;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项目2项;2023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暨“法治湖北”专项课题2项;2023年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获批18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获批5项;湖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获批3项。

2.科研项目到账经费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每年度投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超2000万元。2023年,不断优化科研项目培育机制,充分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杠杆作用、孵化作用,强化科研项目培育激励机制,持续开展重大项目申报全过程辅导,构建专业化、精细化、体系化的重大项目挖掘、培育、激励工作机制,增强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竞争力,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数稳步上升,全年科研项目到账经费(不含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8651.9万元创历史新高,“放管服”红利持续释放,科研培育效果突出。

(二)杰出人才、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2023年,出台学校《科研评奖办法(试行)》《期刊指引(2023版)》,建立多元多维评价体系,坚持分类评价、同行评价原则,改“全面奖励”为“重点激励”,变“普惠制”为“代表作”,重点奖励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和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同时兼顾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努力营造重视科研、激励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的浓厚氛围。评选出第一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重大科研奖”18项一等奖,2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第二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科研新星奖”20项;第一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科研管理奖”6项。同时,积极动员和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奖项的申报,由校学术委员会或各专门委员会对人才与成果进行评审推荐,切实提升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2023年,组织申报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遴选45项高水平成果推荐到教育部。组织申报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2023年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及教育教学奖(第十九届),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等。此外,3项成果荣获第二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16项成果荣获2019-2021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项成果荣获第九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哲学院王雨辰教授荣获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荣誉称号

(三)强化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7项课题获批2023年度湖北省新型智库项目,立项数量在湖北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同时获得的湖北省人民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项目的中标数量在湖北省中标单位中排名第一,显著提高了学校智库成果影响力,有效服务了党政科学决策和湖北创新发展。

2023年,修订完成了学校《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新增7个共建基地,分别是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与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建)、新制度会计学研究中心(与民革湖北省委会共建)、东方财经研究院(与东方财经共建)、湖北省高质量发展与财税法治研究基地(与湖北省法学会共建)、湖北省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中心 (与湖北省法学会共建)、湖北省社会治理法治现代化高端智库基地(与湖北省法学会共建)。

四、扎实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校学术委员会坚持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统筹优化学风建设工作。科研诚信办公室以优化学术环境为目标,以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为重点,以健全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为保障,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出台学校《科研失信行为查处细则(修订)》,编印《科研诚信撤稿事件案例汇编》及《学术失信典型案例汇编》,制作《科研失信行为》宣传单页,多渠道宣传科研诚信建设工作。作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传月系列活动”重要环节,组织开展2023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报告会,邀请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担任主讲人,为青年科研人员做专题讲座。同时鼓励各学院党委书记就“弘扬科学道德,涵养优良学风”主题讲授主题党课,以期形成“坚守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的宣传热潮。

本年度科研诚信办公室共受理6起涉嫌科研失信案件,均能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着力打造科研诚信建设新格局

五、总结与展望

2023年,校学术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但对照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要求,仍有优化的空间。下一年度学术委员会将继续牢牢把握“服务双一流建设”中心任务,明确“重大科研项目突破”“高显示度标志性科研成果领先”和“重要科研平台支撑学科融通发展”三条推进路径,在学科特色的凝练学术团队的建设方面加强指导,突出学术委员会在科研评价、学科建设中的引领带动功能。同时,适时启动人员调整工作,优化各委员会人员组成,进一步完善各专门委员会、学部学术委员会、学院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明确各分学术委员会的职责分工,加强对各分学术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分学术委员会的分工合作机制在现有基础上,启动师生科研诚信档案建设工作,整理汇编《科研失信典型案件汇编手册》开展警示教育,为维护学校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保驾护航。

总之,校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校“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和“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对标对表,不断推进运行与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更好地服务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