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校工作计划

发布者:刘莉萍发布时间:2016-02-29浏览次数:81

 

2016 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发展将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及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学校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类大学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凝聚共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016 年学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及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要求,细化和推进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十三五”规划和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新一年的主要任务是:

        推动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改革招生、培养、就业机制,逐步探索就业大数据平台,为学校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联动提供数据支撑;改革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文澜学院培养模式,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以迎接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研促改、积极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全力推广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性学习能力;推进实施法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制度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生培养督导督培制度,构建“学习—实践—创新”有效衔接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制度、基地。
推动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拟订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整体方案,做好顶层设计;研究校院二级管理激励与约束、权利与责任、奖励与惩戒机制,对各部门职能进行梳理,出台权力清单和人、财、物下放清单,推动管理重心下移;继续深化全员岗位聘用和岗位管理改革,建立以岗位责任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对职能部门进行定编、定岗、定责,提升管理效率。
        推进依法治校。以学校章程的发布、正式施行为契机,对学校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审查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一致性和适当性。严格执行学校《合同文本起草指南》和《授权委托书管理规程》,制定学校统一的合同管理办法。修订学校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制定学校《理事会章程》,推进学校理事会建设。
        细化推进综合改革。结合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学校发展目标和任务、行政领导班子任务目标和“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做好综合改革方案的细化,确定责任单位,明确改革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并及时进行对照检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效;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的落实推进机制,调整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加强和完善部际间的工作联动,将改革分解任务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管理任务书,统筹推进改革分项、分步落实。
        加强学科建设。为迎接第四轮学科评估、建设一流学科,做好校内预评估工作,盘点一级学科建设现状;对各学院2014 年-2015 年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状况进行绩效评价,作为学科建设经费分配参考,实行学科建设经费支持与预算相结合,进一步明晰学科建设经费使用的问题导向,相关学院要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强优势、补短板,把钱用在刀刃上,切实推动一流学科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严格新进专任教师录用标准并落实年度招录计划;修订完善《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岗位的分类管理,合理制定岗位职责,探索分类评价与管理,强化退出机制;出台《师资储备人才培养办法(试行)》,培育后备师资队伍;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发挥“文澜人才工程”的示范和引才聚才效应,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质量和待遇;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落实干部选任、监督、纪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着力形成选人用人的良好风气;修订《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办法》,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职数、条件、选任程序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修订《科级机构设置和科级干部管理办法》,加强科级机构和科级干部的规范管理。

        加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积极提高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确保新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整合学校科研优质资源,构筑高层次研究平台,凝聚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聚焦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对策性研究人才,促进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凝练科研特色,注重学术培育,保持纵向科研经费和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立项数量的稳定增长,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力争稳定在全国同类高校前五、全省高校前三;调整优化学术评价的体系和标准,改进现有期刊评价以及外文成果奖励办法,提高政策咨询类成果的学术评价权重;建立健全科研型教师的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社科院有任期的执行院长轮值制,引导建立开放式、协同式学术组织,培育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校内创新团队;积极做好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工作,搭建与国家部委、行业企业的共建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提升科研成果的整体质量。推进国际化办学。坚持赴海外实地招聘教师,做好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并完善相应制度,实施海外攻博师资培育计划;探索与创新跨文化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派出力度,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留学生学历结构;建设 25 门左右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全英文课程,积极申报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积极拓展国际科研合作交流活动,加大对由我校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资助力度,鼓励教师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构建与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培育国际学术交流人才。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单位间协调沟通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减少扯皮和推诿,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完善工会(教代会)相关制度,引导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力度,推行校务面对面制度,提升民主管理水平;以提高预算支出绩效为导向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初步建立学校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关键性预算和财务管理的系列规范性文件,继续加大力度提升预算刚性,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重构校内报账体系,推行网上报账并进一步优化流程,推进科研后补助制度试点,通过研究生“三助”给相关学院配备报账员等,力争使“报账难”问题有明显缓解;加大审计力度,开展科研经费审计工作和公务接待费审计工作;修订完善资产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物资设备购置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加强存量物资设备管理,深化房产资源管理,积极推进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和校办企业改制;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对经营服务实体的监督考核机制,推进后勤系统信息化建设,完善后勤保障智能管理、便捷服务功能;加强采购与招标工作的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办法》,建立评标专家库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评标专家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档案规范管理基础工作。

        加强民生建设。做好全校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相关工作,优化薪酬结构,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制度,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统筹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校医院医疗服务体系,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安全水平,加强师生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健康教育平台,强化健康源头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开展以重点人群为对象的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启动建设融通共享的学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学生从“入学—在校—毕业”全周期一体化服务,涵盖学生在校期间教学、资助、学籍管理、就业、医疗、后勤、财务、读书借阅、考试报名等环节。
        加强校园建设与校园综合治理。完成球类馆建设并投入使用,继续推进教学实验楼建设,完成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周转房报批程序,启动新图书馆和创新创业大楼立项工作;以西区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快维修项目实施进度,完成西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西区体育场地维修改造项目、西区教学楼维修改造项目及水电、绿化等配套工程项目;实施首义南操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启动首义多栋学生宿舍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南湖校区土地办证和石咀农场土地置换工作;完成校史馆改扩建的方案设计并启动改造、建设、布展工作;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实施南湖校区安防四期项目建设、启动五期安防建设项目论证和方案设计,实施西区消防管网建设、启动消防远程可视化平台建设方案规划设计工作,以南湖校区为重点完善校园道路交通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保卫业务一站式服务中心,改进安保服务质量。

        加强党建工作。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认真执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学校在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综合改革和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