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下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者:李尚楠发布时间:2015-01-06浏览次数:86

2014年全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改革、内涵发展”为主题,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新发展。

一、深化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教育教学改革

继续深化本科自主招生改革,提高本科生源质量;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大文澜学院的建设力度,加强对文澜学院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作为人才培养特区的文澜学院的制度化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申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力争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新发布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专业全程培养方案(2009年)》(修订版),加强专业、课程和团队的建设,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推广实验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加大经济管理行为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力度。

全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坚持内涵与特色同步发展,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推进培养模式和学位点改革、构建和启动以我为主体的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加突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招生选拔机制和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和整体培养水平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督导制度,开好“三导课程”,做好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规范和改进学位授予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指导能力,健全以导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通过系列改革,为实现研究生教育在发展方式、类型结构、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对继续教育的规范化办学常抓不解,更加突出终生学习的市场化意识,使网络信息化元素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基础与手段。各层面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应结合学校品牌专业特点不断出新招、上台阶,有更大作为。

(二)人事制度改革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高素质科研学术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文澜工程的实施,完善文澜特聘教授、文澜资深教授的遴选规则;结合学科建设规划,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创新人才招聘制度,不拘一格延揽人才

继续推进职员聘任工作。完善专业技术和职员岗位聘任制度体系,做好年度各级各类岗位聘任工作;全面修订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和聘任程序;建立和完善师资的退出机制,包括降级和辞退,确保流动性和师资队伍质量的提升加强;构建并完善与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更加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人事代理制度,加大人员聘用、劳动纪律检查力度,提升工作效率。

    完善教师考核及科研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教师考核办法,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以对教学、科研贡献大小为基准的教师考核办法。树立以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为主的质量评价导向,修订期刊目录和认定标准,按照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对国际期刊的认定工作。    

    (三)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按照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尽快完成对学校原有章程的修订、审议和提交工作,大力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提升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成效,优化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配置,促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规范有序运行。

大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不断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完善议事决策规章制度,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加强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各类咨询参谋机构、专家学者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研代会)专门委员会的监督职能,加强执行和督办工作,以保证决策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要下大力气推进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提高决策的执行力,要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责。不负责任就必须追究责任。

要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探索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推进事权与财权下放,逐步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配套措施,深化后勤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小机关、多实体”管理模式,加强后勤服务质量监控,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二、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

(一)学科建设。进一步改革管理机制,提高建设效益。推进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发布、实施新的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按照新的方式编制经费预算、进行经费管理,并根据预算编制与执行质量进行学科年度审核评估;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着力提高学科实力和水平;继续做好“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做好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建设,推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配合国家学科评估数据库建设。

(二)科学研究。提升科研竞争能力,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精神,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逐步推广科研成果的社会绩效评价;进一步优化科研评价体系,引导广大教师更加紧密地结合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需求开展研究;加大对精品科研成果的奖励和资助力度,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科学研究院在汇聚学术资源、提升科研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和学术平台建设,做好校内一个国家级基地、五个省级基地和一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积极申报新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2011”计划,力争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三)合作交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同国外、境外知名高校合作交流的途径和领域,积极构建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模式;规范各类派出交流项目管理,做好来华和出国(境)任务审批工作;深化与港澳台地区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留学生招生工作,稳步扩大自费留学生比例,建立校级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建立健全留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善留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继续推进孔子学院的建设和管理。

(四)校园规划建设。积极推进首义校区和南湖校区新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继续加大新生入住首义校区的规模,加大首义校区综合修缮和环境整治的力度。全力推进校园“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实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今年主要完成五项重点工作:一是确保球类馆项目主体工程的完成;二是全力报建周转房和学院综合楼两个新建项目;三是推动重大修缮项目管理,包括两校区雨污分流工程、望湖体育场地改造、首义室外运动场地改造、首义校区30号楼和4号楼维修改造、环湖10号留学生公寓改造、游泳池改造、云水湖综合整治二期工程等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投资计划;四是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推动土地的移交和办证工作;五是建立基本建设信息系统,推进基建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五)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明晰各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优化公房资源配置,开展全校公房清理,合理有效地使用学校公共资源;继续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教职工的住房补贴核发和支取,加强公租房管理,稳步推进并实施公有住房租金政策调整;加强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管理,理顺产权关系、规范管理流程,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加快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力争在2014年度内全面启动并运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六)财务审计。强化财务和监察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全面性,严格按照中央和湖北省相关规定,严格资金监控使用,压缩一般事务性经费尤其是“三公”经费的支出,实施“三公”经费公示、科研经费公示等;科学编制年度财务预算,合理调整二级单位预算编制进度,严格执行财务预算,严控预算调整;大力提升财务预算执行进度,采取多项措施提升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执行进度,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加强日常管理,改进会计服务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财务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水平;强化对涉及人、财、物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督,加强专项审计。 

三、和谐共进,实践幸福中南愿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提高青年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泛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思想教育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强化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助学解困体系,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和帮扶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积极探索以就业为引导的“招生—培养—就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采取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提升学生考研和出国留学比例等措施提高就业率,大力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二)民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校园民生。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件实事:一是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职工医疗服务等提供便利,倡导全员健身;二是完成南湖校区空调进学生宿舍工程;三是增加教师工作室和学院办公用房;四是整治校园交通秩序;五是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三)安全稳定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制,继续实施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估,完善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继续开展综合治理,着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维稳工作的预研、预判,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四)群团组织工作。认真做好工会、共青团、统战、离退休、关工委、校友会等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