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学校必须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点,不断健全和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结构,健全体制机制,突出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围绕2012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两条主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新学期,学校重点抓好两件大事。一是启动“文澜学者工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二是全面推进“文澜学院”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澜学者工程。内涵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有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我们要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优秀拔尖人才和学术大师对学校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学校“十二五”规划,“文澜学者工程”的核心是通过实施文澜学者资深教授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支持计划、青年精英培育计划、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以及培养年轻拔尖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文澜学者工程今年务必启动,有关文件上半年应该出台。 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短期很难扭转劣势,但是我们要把平台、环境构筑好。“引进”、“培养”两手抓,结合学校情况,要把更多的资源放在自身培养方面,同时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引进学术骨干和领军人物。继续推进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提倡团队精神、培养学术旗手、重视梯队建设,立足国内、国际学科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同时,学校要加强配套机制方面的建设,在人员配备、学术休假、经费资助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营造更加宽容的学术环境,放眼长远、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力争“出大师”、“出大作”、“出精品”。 文澜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文澜学院建设是积极深入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重大举措。新学期,相关单位要做好“文澜学院”筹建工作,完善《“文澜学院”建设方案》,为文澜学院2012年招生打好基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人才培养是个长期工程,文澜学院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教育规律;二是要加强调研,更新理念,充分吸收兄弟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特点,为我所用;三是抓好队伍建设,做好各项配套工作。学校要以创建文澜学院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改革,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除抓好“文澜学者工程”、“文澜学院”外,还要重视研究生教育。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审视、调整研究生教育思路。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培养方案改革、资助政策改革;完善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吸引优秀学生,全面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强化导师责任制,推进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奖助等方面自主权的落实;加快建设基础理论、学术前沿、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的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抓住机遇,力争新建30个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开展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价工作,全面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另外,在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特别是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重视管理人员职业规划和在职培训,以海外干部培训等项目为依托,打造高素质、年轻化和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队伍。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研促教。 (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2011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上半年要筹备召开全校哲学社会科学会议,制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全面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一是建设一批重点科研平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把学科专业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我们要加强人文社科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加快发展一批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以及立足学术前沿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尽快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启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力争近两年新增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二是培养和聚集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我们要大力实施人文社科重点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龙头,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尽快形成一支学术精湛、作风严谨、具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研究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三是遴选和确立一批重大研究课题。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重点立项资助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研究课题,力争有所突破。 四是推出和转化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要依托我校人才、学科优势,注重质量和原创性,积极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将人文社科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积极向产业化方向转化,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 此外,要做好与财政部、教育部、湖北省“部部共建”的大文章。“部部共建”不改变现有的拨款体制和渠道,通过项目、服务寻求支持,争取资助。我们要把握好新机遇、利用好新平台,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部门对接,加快速度、加大力度、跑“部”前进。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判断二级单位工作绩效的标准之一。同时,要特别强调的是,有关单位要针对“2011”计划,召开专门研讨会,形成共识,拟定方案,有所作为。有的高校已经开展了此项工作,我们要有紧迫感,绝不能落伍。 二、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学科建设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布局,提升层次,努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文理工协调发展的良性学科生态体系。据统计,近几年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20%—30%的教师中,如何激发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整合资源,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是新学期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211工程”三期验收工作和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建立学科发展的绩效评估体系,扬优支重,支持鼓励若干学科实现重大突破,成为中南大的重大特色和品牌。这里我要强调,“211工程”三期验收和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工作,要实行“一把手工程”,院长、书记必须亲自抓。守土有责,要经营;开疆有功,要奖励。 三、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先进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行为教育”和“党员先锋模范工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总结凝练中南大精神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深入推进就业指导“四化”建设,建立就业指导新体系,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与优势,不断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工作格局。 四、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要学习借鉴一流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合作,在交流与合作中扩大学校的影响。 实施海外合作战略伙伴计划。不断拓展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更多世界一流学者来校从事学术交流。通过学生交换、联合培养、海外实习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师生海外学习和研究的数量与质量。 逐步建立高层次、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学院和教师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术带头人和知名学者的主体作用,推进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融合。深化以学院为平台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形式,增强国际化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发挥跨文化交流研究院的平台作用,提升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水平,高质量完成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研究和培训工作。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不断拓展留学生来源的国家和地区,扩大留学生教育的专业覆盖面,提高留学生培养层次和学历生的比例,形成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留学生规模和结构。逐步建设开放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增强中南大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在改进留学生服务的同时,探索中外学生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五、打造幸福中南 高校校园是师生教学、生活的共同体,让师生在校园里快乐幸福地学习工作生活,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幸福中南”的具体体现,也是至高的教育价值。幸福中南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工作,当前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构建学校幸福愿景 2011年,学校教代会通过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的幸福愿景关键在落实。一是全体师生员工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人文社科类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有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认同感,对“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现充满信心,真正做到在目标上同心、思想上同向,行动上同力。二是学校领导班子和二级单位负责人要结合分管领域和规划要求,分解目标,明确任务,拿出具体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时间表。这里我要强调两点,一是发展规划部应参加年度考核领导小组;二是规划落实成效应成为干部、单位考核指标。 (二)优化领导管理方式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大学管理制度,结合校情,逐步建立起有中南大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树立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理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各单位在学校宏观调控下的自主运行能力,成为学校的活力之源。坚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完善校务公开,拓宽交流渠道,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内咨询、决策、执行、监督、反馈机制。发挥教代会、工会、学术委员会、共青团、学生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三)形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当前,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家争资金,争项目,争人才,争生源,拼的既是核心竞争力,也是工作执行力。盘点2011年七大成绩(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质量工程、科研项目5200万、修购款7600万、化债减负重大突破),就是较高执行力的体现。在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各高校在发展战略、工作目标、实现路径相似的情况下,谁的工作落实到位,谁的发展就快。所以,要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首先,要进一步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加强重大决策的事前调研,努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围绕“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目标,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从源头上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规程、管理行为和管理方式。再者,要提高工作效能,治庸问责,对工作不落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行为严格责任追究。最后,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四)培育幸福校园文化 积极倡导和建设幸福校园文化,切实做到四个深入推进:一是深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二是深入推进校风建设,切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术风尚;三是深入推进校园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四是深入推进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提高师生幸福感 关注民生,服务师生,努力解决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12年,要进一步推进化债减负工作,稳步提高教职工待遇。随着中央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增多特别是生均拨款的提高,以及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委对我校化债工作的大力支持,学校争取在2012年度贷款余额为零。目前,学校还债的压力还是很大,同志们还是要有过紧日子的准备,处处节约,勤俭办学。同时,校领导班子也切实关注师生员工的利益,努力改善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上半年,有关单位要加快完善校内津贴调整方案,及时完成津贴的补发和调整工作。今后,学校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将分阶段、分步骤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充分让广大师生共享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成果。相关单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尽快建立起校内收入逐步增长机制和对各类有贡献的人才的激励奖励机制,力争使教职工的收入水平总体上处于省内同等高校的中上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向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倾斜,更多的关注低收入群体;三是进一步关心离退休职工的生活,积极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校园氛围,让他们安享晚年。 另外,要加快首义校区的开发利用和南湖校区的综合整治。今年将有部分本科新生入住首义校区,首义校区的教育功能将得到强化,教学、生活设施将逐步改善。目前,首义还有部分师生,大部分离退休老同志也在首义,此次为迎接新生而开展的首义校区综合整治,将使师生员工切实感受到“美丽首义、活力首义和幸福首义”。学校已经开学,相关单位要加快启动相关工作,周密安排、科学推进、不留死角。确保师生有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需要说明的是,首义校区“中间办教育、两边搞开发”的战略不能变,学校在强化教育功能的同时,必须加快与武昌区政府的沟通,让总规批下来,促进周边的开发利用。另外,南湖校区要按照规划加快基本建设,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特别要做好原广空养殖场的拆违清理的收尾工作。 六、加强党建工作 进一步加强校院领导班子建设。学校两级领导班子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水平;要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团结与活力;要改进文风、会风、作风,提倡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我们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办正事、抓实事上,多了解师生民情,多作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把各种事情实办、快办、办好;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阳光治校,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员学习培训,加大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力度;以人为本,把关注每个人的成长进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幸福中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学校将召开第三次党代会。这是全校党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通过这次党代会,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凝聚人心,推进学校各方面工作上新台阶。
|